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任麗君):“興安”系滿語,漢語為“丘陵”之意,興安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這里自古以來就是祖國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遼金文化、蒙元文化、農耕文化、科爾沁文化源遠流長。1947年5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政府在這里宣告成立,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在這里成功實踐。這里也是《贊歌》唱響的地方。
棚改后回遷的森旺社區圣泉小區。(攝影 任麗君)
8月28日,記者隨“邊疆黨旗紅”主題采訪團一行來到興安盟阿爾山市新城街道森旺社區。森旺社區是漢族、蒙古族、回族、滿族、彝族、朝鮮族、錫伯族、達斡爾族、黎族9個民族融合的社區。近年來,森旺社區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這一主題,秉持“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的理念,結合社區實際,開展黨建引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積極營造轄區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呈現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幸福畫卷。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森旺社區書記吳濤告訴記者,森旺社區是棚改回遷社區,總面積4.5平方公里,共1922戶3961人,有黨員348人。10年來,在黨中央的關懷下,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居住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從過去破舊的板夾泥房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開起了家庭旅館、超市、飯店,發展了林下經濟,棚改回遷戶實現了宜居宜業,從“憂居”到“優居”,過上了幸福生活,各族居民感恩奮進跟黨走的信心更加堅定。
新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林紅向記者介紹棚改之路。(攝影 任麗君)
從新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林紅處,記者了解到棚戶區改造情況,2014年5月阿爾山市委、市政府把棚戶區改造作為“天字號”工程全面啟動,歷史性地改變了城鎮面貌和人居環境,把黨中央的關懷和溫暖送到千家萬戶!芭锔那,阿爾山群眾的居住房屋建成年代久遠,多為板夾泥房、土房、老舊住宅院落,甚至部分為危舊房,每逢雨季經常是屋外大雨滂沱,屋內小雨連綿;生活環境臟亂差、基礎設施落后!
森旺社區居民在晾曬采摘的野生菌菇。(攝影 任麗君)
阿爾山市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棚戶區改造問題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舉全市之力、匯全民之智推進棚改工作,讓林業百姓幾十年的安居夢今朝變為現實。通過棚戶區改造,改變傳統“板夾泥”棚戶房的歷史,改變了廣大棚戶區居民的生存環境,改善了道路設施、排水設施和供暖、供氣、供水能力及環境綠化等問題。許多棚改居民告別了結構簡陋、安全隱患較大的老舊棚戶區,搬進了環境整潔、配套設施齊全的樓房,從“憂居”到“優居”,真正實現了“安居夢”。
居民張艷在接受記者采訪。(攝影 任麗君)
“棚改后,小區環境從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到現在柏油路、風景優美的廣場,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以前一個夏天我能穿壞一雙靴子!”森旺社區圣泉小區居民張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棚戶區改造前我們住在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現在我們的房子有102平方米,而且供暖時間從每年的10月初供到次年5月,在黨的政策引領下,我們真正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居民周秀榮留存的搬遷前舊居照片。(攝影 任麗君)
居民周秀榮(右)在接受記者采訪。(攝影 任麗君)
森旺社區圣泉小區居民周秀榮告訴記者:“對于棚改感受最深的就是解決了如廁難的問題,而且生活娛樂也豐富了,我平時常去跳廣場舞。小區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一樣!
據了解,新城街道森旺社區圣泉小區作為最大的棚改回遷安置區,是在棚戶區原址上建成。圣泉小區完善道路、路燈、綠化、公廁、水電氣管網、路面硬化、通信等配套設施建設,歷史性地改變了城鎮面貌和人居環境,破舊不堪的棚戶區被現代化小區所代替,道路崎嶇、污水四溢的舊貌,變成了道路寬敞、整潔有序的新顏,實現了取暖難、用電難、吃水難、行路難、如廁難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的成功破題,完成了“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轉變。
森旺社區購置廢棄火車并改造為文旅住宿餐飲場所。(攝影 任麗君)
森旺社區還創新探索社區集體經濟,提升自身“造血”能力。以旅游、林下經營為主導,積極開展電商、手工藝、賓館經營培訓,引導居民利用棚改回遷的樓房開辦家庭旅館,售賣林下產品、旅游紀念品,嘗試和探索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發展社區集體經濟,打破社區資金僅靠政府“輸血式”支持模式,推動運營收益反哺社區發展,增強社區自主“造血功能”,提升了服務民生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