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金鳳山上云霧縹緲、草木蔥蘢,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南秦河生態公園全長2.3公里,修建了東西向濱水沿線的休閑漫步帶、花海公園、松林迎客等多種景觀,呈現出“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新景象,讓市民獲得了滿滿的幸福感。
從郁郁蔥蔥的秦嶺山脈,到出門見景的城市公園;從開窗見綠的宜居城市,到風景如畫的美麗鄉村……放眼商州,青山逶迤、綠水如帶,所到之處皆風景,抬頭可見商洛藍,四顧遠眺生態綠,滿眼盡是動人的綠色畫卷。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近年來,商州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盯“五區”建設目標任務,堅決扛牢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統籌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優化,一幅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畫卷正在商州大地徐徐展開。
守好藍天碧水凈土
綠色是商州最亮麗的底色,優良的生態環境是商州最大的發展優勢。
“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昔日難得一見的野雞如今在翠綠的山林間自由穿梭,成為山間?。”牧護關鎮松溝社區護林員趙芳盈說。
今年以來,商州區扎實做好污染防治,縱深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堅決筑牢生態屏障,不斷夯實綠色發展根基。
商州區嚴格落實常態化和重點時段管控措施,實施區域霧炮和灑水不間斷作業、暫停開展綠化修剪整形和噴灑農藥等有VOCs排放的作業、加油站暫停油品裝卸等。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區空氣優良天數166天,同比增加8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48,同比提高0.9%,全省排名第二。
同時,持續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推進“一斷一策”“一河一策”精準治理,商州區完成丹江銻濃度異常問題整治階段性目標,污水處理站已建成通水,確保王山溝河入丹江前銻濃度控制在40微克/升以下,丹江干流李家塬監測斷面銻濃度控制在1.9微克/升以下。中心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各監測斷面及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通過印發《凈土保衛戰2024年工作實施方案》,區上指導3家土壤重點監管單位在國家土壤環境監管系統完善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回頭看”整改情況信息。編制完成《商州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污染地塊場地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并通過省級評審。督促全區48家礦產資源開發持證企業編制生態環境治理方案,31家已完成編制。
通過加強污染源頭防控、綜合治理,商州空氣質量持續向好,丹江出水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土壤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綠色發展根基不斷夯實。
強化監管監測舉措
綠水青山近在咫尺,“商州藍”成為常態。商州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文章,離不開不斷強化的環境監管、監測。
今年,“商州智慧環保”項目全面建成使用,受理查辦各類環境信訪投訴116件,同期減少86件,下降率42.6%。累計出動生態環境執法人員1160人次,檢查排污單位491家次,立案8起,實施按日連續處罰1起,罰款26.5萬元,約談環境違法企業3家,申請法院強制執行3起。
截至目前,開展丹江銻濃度異常應急監測604次,出動車輛157車次,出具1998個監測數據;監督57家重點排污企業按照2024年自行監測方案開展自行監測工作;完成商洛市二龍山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監管能力建設項目3個浮船站(林場、湖心島、板橋)的安裝調試,開展二龍山水庫自動檢測浮船比對監測;水和廢水、環境空氣和廢氣、土壤、噪聲、生物五大類共195個項目參數取得“一崗雙證”。
人民盡享生態福祉
眼下已經立秋,暑熱雖然未消,但早晚已有涼意。沿著丹江、南秦河岸漫步,游逛公園、靜賞碧水,是許多市民的日常。
“城區現在修得這么好,出門就是公園,空氣也清新,環境也優美,生活在這兒真的很好。”居民劉建軍和妻子與其他市民一樣,喜歡在公園盡享休閑時光。
商州區日益提升的生態環境質量,正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以來,商州區制定印發《商州區鞏固提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成果2024年工作任務清單》,修訂完成《商州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優化形成《點石成金——尾礦“黑廢料”變身綠色建材“金疙瘩”》等4個典型案例。同時,召開商州區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城市創建工作動員暨業務培訓會,制定《商洛市商州區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工作方案》。
同時,商州區有序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有序組織鎮村開展污水亂排亂放及黑臭水體排查,2處省級監管黑臭水體(楊斜鎮星火村、松云社區)治理成效顯著。完成136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治理率52.1%。實施大趙峪街道梁鋪、羅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夜村鎮白楊店水渠改造工程,工程均于3月開工,管網已全部鋪設完成,計劃9月底完成建設。
青山不語花含笑,綠水無聲鳥作歌。綠色發展的新征程上,商州區將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鞏固提升生態文明示范工作成效,抓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強化環境日常監管,久久為功、持續發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新篇章,交出讓群眾滿意的“綠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