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小龍 王江波
北陽山牛肉加工廠內,工人在對牛肉產品進行包裝。
蓬勃發展中的茅坪回族鎮
鎮安縣茅坪回族鎮,地處鄂陜兩省鎮、鄖、旬三縣接合部。過去,這里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居住在這里的回漢族群眾一直過著窮苦的日子。
近年來,鎮安縣茅坪回族鎮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快和美鄉村建設,堅持黨建引領促發展,做實產業、做優治理、做美環境,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幸福的新路子,成為鎮安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樣板。
傳統產業“發新芽”
初秋時節,北陽山的熱鬧還未散盡,天然的高山草地里,碧波蕩漾,鳥鳴啾啾,山風輕拂著牧草,牛羊遍地逐浪前行。
“谷雨前后,我們把牛群趕到北陽山頂草場散養,霜降后再把它們趕回牛圈。”8月7日,茅坪回族鎮紅光村楊洪學像往常一樣,趁著農閑來到北陽山,仔細察看自家牛的生長情況。
紅光村背靠北陽山,山上豐厚的天然牧草、充沛的水源為牛羊養殖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越來越多的群眾在家里搞起了肉牛養殖。這兩年,茅坪回族鎮政府通過“建良舍、擴規模、用好料、施良方”的方式,使當地畜牧養殖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如今,僅紅光村發展畜牧養殖產業有230戶,養牛1200頭、羊1700只,全村有養殖大戶10戶、合作社4個、家庭農場2個,成為全縣最大的畜牧養殖村之一。
“北陽山的黃牛,出肉率高、品質好,一點也不愁賣,每到年底,我們的牛都被牛肉加工廠訂購一空。”楊洪學說,依靠養牛,他一年在家門口就有幾萬元的收入。
楊洪學所說的牛肉加工廠,是坐落在北陽山腳下茅坪回族鎮元坪村的鎮安縣東之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走進公司,馬云珍正忙著打包剛生產的牛肉干。“我家就住在附近,平時除了照顧家里外,就在這兒上班,一年能掙2萬多元呢。”
隨著養牛產業發展壯大,為了打造北陽山肉牛品牌,解決牛肉產銷問題,鎮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在元坪村成立了東之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并與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學院合作研發北陽山牛肉系列產品。
“公司擁有現代化牛肉加工生產線5條,可消納當地黃牛400噸,帶動周邊120多戶養殖戶戶均年增收2萬多元。”鎮安縣東之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馬靜介紹,最近,公司又和簽約院校合作,正開發康養類牛肉產品,致力于打造全國知名的高海拔牛肉地域品牌。
特色產業“生強枝”
傳統產業“活”起來了,特色產業也要“火”起來。茅坪回族鎮在大力發展傳統產業的同時,持續重視勞務產業的發展,通過幫助申請小額信貸、互助資金等途徑,支持鼓勵有能力的群眾到西安投資開辦清真餐飲店。
元坪村村民王長鳴就是典型代表,作為經營了30多年的餐飲業主,王長鳴也帶動了越來越多的群眾從事民族餐飲服務業。
據統計,全鎮村民在西安開設民族餐飲店320家,帶動當地群眾從事民族餐飲服務業600多人,“安業清真”勞務品牌成為茅坪回族鎮一張亮麗名片。
走進茅坪回族鎮紅光村烤煙種植基地,一株株烤煙長勢喜人,工人正在忙碌地采摘烘烤。
“今年我種植了90多畝烤煙,在技術員的指導下,烤煙的總體長勢非常好,預計毛收入20萬元以上。”正在煙地里忙碌的王東說。
據王東介紹,在茅坪回族鎮,像他一樣通過積極發展烤煙、養殖業的群眾不在少數,他們通過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產業,實現了持續的增收致富。
近年來,茅坪回族鎮搶抓有效銜接政策機遇,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積極發展烤煙、木耳等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助力鄉村發展之路。
在茅坪回族鎮五福村五味子育苗基地,一行行五味子苗在大棚內茁壯生長。
“這里海拔高,山大溝深,為種植五味子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去年我試種了3畝五味子,今年我將繼續擴大規模。”五福村五味子育苗基地負責人惠德田說。
米滿山川、果蔬飄香、羊肥牛壯……如今,特色產業已成為茅坪回族鎮促進回漢族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茅坪這個民族小鎮呈現出各類產業競相發展的喜人局面。
村容村貌“換新顏”
行駛在茅坪回族鎮的各個村莊,一條條水泥路平坦整潔,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一座座景觀長廊依山建造,村民在田間勞作,兒童在廣場嬉戲,老人在樹下乘涼,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鄉村田園圖。
“過去,村里到處都是柴草、糞堆,凌亂得很,F在綠化好了,環境美了,還修建了文化廣場,每天看著自己打掃一新的村文化廣場,心里感覺美滋滋的。”今年47歲的五福村村民楊唐琴說。
五福村優美的生活環境,只是茅坪回族鎮村容村貌變化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過程中,茅坪回族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持續補短板、建機制、促提升,聚焦主干道沿線、河道溝渠、集鎮、村黨群服務中心、廣場等重點區域,以清溝渠、清線網、清雜物、凈化亮化、綠化美化為抓手,實現村莊環境由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提升。
據了解,茅坪回族鎮通過清理農村道路,開展河道治理,修建口袋公園等措施,茅坪、五福等6個村被評為商洛市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示范村,腰莊河村被評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
“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我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對村莊廁所、道路、庭院進行治理改造,開展‘美麗庭院’創建、評比、獎勵等系列活動,推動群眾由‘要我美’向‘我要美’逐步轉變。今年,我們已經完成戶廁改造27個,新建公廁4個,完成土坯房改造34戶,全力營造群眾健康衛生生活環境,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顯著提升。”茅坪回族鎮鎮長安明海說。
文明鄉風“勁吹來”
“本月的環境衛生評比紅黑榜出來了,這次咱村又登上了紅榜。”剛吃完早飯,紅光村的公示欄前就圍滿了村民。
近年來,紅光村不僅依靠養牛羊、種烤煙、種植中藥材、勞務輸出,實現了經濟上的富足,更迎來了鄉風文明的煥然一新。
“之前的紅光村,垃圾隨處見,風吹柴草飛。如今,村里成立了環境保護志愿服務隊,對我們保潔員實行考核管理制度,還與農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紅光村保潔員楊富貴說,“環境改善了,我們不僅住得舒心,也住得更安心,大家的文化生活也變得有聲有色。”
如今,在茅坪回族鎮各個村,一面面文化墻鑲嵌在村莊院落間,一個個先進典型評選活動熱烈開展,一場場群眾文化活動精彩上演,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日常生活。
在加快推進文明鄉風建設過程中,茅坪回族鎮將培育文明和諧的鄉風作為文化振興的重要抓手,先后在各村因地制宜建設小廣場、口袋公園等設施10多處,常態化組織群眾開展廣場舞等文娛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同時,廣泛開展“鎮安好人”“好公婆、好兒媳”“致富能手”“文明家庭”“五美庭院”“十星級文明戶”等各類身邊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充分發揮榜樣力量作用,讓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全鎮先后評選各類模范典型44人,向市縣推薦“鎮安好人”7人,以此引導群眾相互比,互相學,塑造美麗人民,共創文明和諧新茅坪。
“我們將政策理論、科教科普、科技助農、移風易俗等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到田間地頭,引導農民群眾改變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同時,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不斷滿足回漢族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茅坪回族鎮黨委書記馬輝介紹。